简体中文
乡村振兴的理想与现实
来源:文章来源:旅思马记 | 作者:旅思马记 | 发布时间: 2023-01-13 | 6020 次浏览 | 分享到:

实现乡村理想的关键,在村集体能力和力量的建设。但必须清楚,这方面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另外,我们还必须要清楚,目前的村集体缺哪方面能力,如何壮大其自身力量。所缺的能力是,村集体对村域资源市场交易和对价能力的严重不足;力量不够是,村集体难以将村域资源集中到村集体平台,并拥有对村域资源的统一经营权。

3、工商资本对村民利益的威胁。

家庭自治下的村集体越来越趋向于行政化,经济组织能力极其薄弱,严重缺乏专业的市场交易能力、产品开发能力、对等的政府沟通能力、出让资源和服务的价格谈判能力、及与介入乡村力量的优势分工与相互协同的合作能力。由于缺失这些能力,就为工商资本有意或无意侵害村集体和村民利益,创造了交易不对等土壤和各种可乘之机。

4、地方政府代行伦理的过度保护。

强势的经营能力和市场交易能力,使得第一波下乡的工商资本,较为廉价地获得了村域资源,及相关政策支持性财政补贴。他们,被不少人当成了乡村的投机者。一些地方政府在获得了短期的政绩后,经常不得不陷入到觉醒后的村民所制造的各种麻烦与纠纷之中。以代行伦理的方式,保护弱势的村集体和村民,是其责任与使命。从时间的大尺度来看,地方政府、工商资本和全体村民,似乎总逃离不出,相互怀疑与彼此提防的恶性循环怪圈。

难题!被活化后的村域资源,常常陷入一种经营的死循环。

原因:与村民撇清关系为前提,以资本为主导的乡村旅居、康养、度假式的地产开发,是工商资本的乡村理想。尽管这是目前兴村的市场主流,却不一定就是村民的理想、地方政府的理想、下乡市民的理想。

乡村的理想,要能体现村民的主体性,要使得各方利益分配实现公正、公平,而不是一家独大,甚至据为己有。



四、什么人在建理想村?





1、地方政府搞的示范村。

目前各地政府所打造的各种示范村,多是在某个环节,某个切面的示范,如厕所革命、垃圾清理、美丽表面、清产核资、三变改革、三资平台、腾退安置、农村电商、土地托管等。理想的乡村,是一种综合活力和气质的整体呈现。

2、工商资本做的地产村。

政府主导打造的示范村,都有运营的冲动和渴望,事实上却很难运营成功。除非是工商资本主导,且带有一定地产性质的乡村文创项目,如民宿、休闲、旅居、康养、度假、特色小镇。很遗憾!这样的项目,大多没有村集体和村民什么事。

3、村民自发建设的旅游村。

以村民的自发性做农家乐的乡村,更具有发展村民为主导的理想村的潜质。问题是,当这样的村子,想提档升级,向前再迈一步时,往往举步维艰。这样的村子可以实现产业兴旺,完成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却很难突破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原因是,没有统一且有力的村领导集体,更没有强大的集体经济组织。

4、村集体想建的理想村。

村集体的理想很大,能力却往往很小。村集体想得到的东西很多,能得到的往往却很少。在地方政府面前,大多村干部早已成为帮上级做事的下属,做事的助手,并不能真正代表村民的利益。面对下乡的资本力量,其也多会沦为资本的得力帮手。没有多少村民,会把村干部当自己人看。

呼吁!乡村的理想,村集体和村民不能缺席,而且最好能以村民为主体。村集体和村民,要成为乡村理想的主导者、建设者、新村民招募者,而不是单纯的旁观者、胁从者。



五、会有哪些“不理想"?





1、抵押贷款与溢价转让的不理想。

无论是工商资本下乡,还是逆城市化下乡,投资乡村资源和房产的最大动力和愿望,就是,希望资源和房产能够进行市场自由流通交易,能够抵押贷款和溢价转让。近些年,这方面的呼声很高,大家也在积极突破,乃至冒险踩红线。这个期待正常合理,却又面临着体制性突破障碍。

提醒!有钱最好带着村民,大家一起挣,别只算自己的帐,总想着在钢丝绳上瞒天过海。

2、恒产与恒心:融入程度的不理想。

无论是投资乡村、返乡创业、下乡生活,都面临着不是本乡人,难成本村人的尴尬。国家希望更多人把钱投到乡村,但不能触发社会矛盾,导致民怨和情绪不稳定。而更多带着钱和情怀下乡的人,也多是苦不堪言,不是掉进了泥潭和无底洞,就是被情怀伤的相当苦逼。

问题: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不是臆想的要素融合,是人的融合。目前最大问题是,资本的钱,乡居的愿望,村民的诉求,现实不了利益平衡和关系妥协。

3、户籍下乡,是一种奢望。

市民化的本地人,因看重土地的获得与溢价的机遇,千方百计想户籍下乡,这个事,义乌很早之前,就干过。还有就是一线城市的外来人员,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买了小产权房的人,能否通过户籍融村的方式,实现村治理能力强化与村集体收入增加?

翘首以盼、望眼欲穿:漂泊在北上广深的人,这辈子还有没有希望落户在那里?这样的大城市,户籍管制近乎一种不合理的苛刻,融村入户是绝大多数人的唯一突破口,同时也是一种奢望。

4、有些理想,不该有,不能有。

从短期看,无论工商资本,还是乡居市民,都有能占到村集体和村民便宜的先天市场对价优势。看从长期看,这个下乡占便宜的理想,最好不要有。平心而论,国家和政府希望的是,他们能和村集体实现交易的公正、公平。



六、撬动乡村理想的钥匙




如何确保不同理想之间,都能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