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行走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冬格措纳湖岸畔的木栈道上(2022年8月14日)。新华社发(卡娅梅朵 摄)
增减之间印证着朴素的道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自“双碳”战略实施以来,地处河西走廊地区的甘肃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确重点发展新材料、数据信息等六大产业。随着国内风电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纷纷落户,风光电全产业体系逐步成型。2022年,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额度等重要指标均保持了两位数高速增长。
绿色发展底色铺就,保障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向绿而行,酒泉经开区只是甘肃的缩影。清洁能源的发展不断促进甘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1年,以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等为代表的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在甘肃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018年的18.3%增长到27%。
这是2022年6月15日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四新村拍摄的集中式光伏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摄
党的二十大代表、武威市委书记柳鹏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我们将不断推动落实,统筹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
抢抓机遇释放对外开放活力
尽管地处内陆腹地,但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仅没有受阻,反而愈发势头强劲、动能澎湃。
隆冬时节,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晨曦微露。伴随一声悠长的汽笛,一列满载货物的火车缓缓驶出国门。在这个口岸,平均每1.5个小时,就有一辆列车出入国门,正在把亚欧大陆200多个城市紧密相连。
在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换装场内在进行班列换装作业(2021年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扎实推进对外开放大通道建设,已经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
霍尔果斯海关关长李清华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做好货运通关工作,在‘畅通道、拓平台、育产业’上用实功谋实策求实效,全力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宁夏已成功举办五届中阿博览会,共吸引112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会参展,累计签订各类合作项目1213个。中阿博览会不但推动宁夏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也已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携手打造的面向全球的开放型平台。
这是2021年8月18日拍摄的第五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大会会址——宁夏国际会堂外景。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摄